-
利用可采用電子方式重新配置的GaN功率放大器,徹底改變雷達設計
本文首次展示了一種基于多頻段發(fā)射器設計的可靠商用大功率放大器,該放大器采用了 Charles Campbell 演示的可重新配置的 PA 專利技術 [2,3,4]??芍匦屡渲玫?PA 采用可根據每個相關頻段的控制位設置重新配置的單輸入和單輸出匹配網絡。每個位設置針對特定頻段的最優(yōu)性能配置所有匹配網絡,從而使 PA...
2021-09-01
GaN 功率放大器 雷達設計
-
使用增強模式NMOS晶體管的簡單差分放大器
本次實驗旨在研究使用增強模式NMOS晶體管的簡單差分放大器。2021年6月學子專區(qū)文章 中提出的關于硬件限制問題的說明對本次實驗也是有效的。通過提高信號電平,然后在波形發(fā)生器輸出和電路輸入之間放置衰減器和濾波器(參見圖1),可以改善信噪比。本次實驗需要如下材料:
2021-09-01
增強模式 NMOS晶體管 差分放大器
-
指紋容易被復制?指靜脈識別它來了
在不少電影情節(jié)中,間諜通過透明膠就能復制指紋,輕而易舉打開指紋密碼鎖。指紋識別技術已經很成熟,如何在這個科技快速發(fā)展的時代,讓我們的設備更加的安全?指靜脈識別了解一下。
2021-09-01
指紋 指靜脈 識別
-
如何借助Virtual Antenna技術克服Wi-Fi產品天線與射頻設計挑戰(zhàn)
Ignion的專有Virtual Antenna?技術把復雜的天線和射頻設計、測試和組裝過程,簡化為基于小型化、標準化和芯片式天線的軟件定義配置和表面貼裝工藝,幫助包括Wi-Fi在內的天線與系統工程師省時省力省錢。Wi-Fi設備制造商可以盡享標準化芯片式天線產品的便利性,媲美定制天線的高性能。
2021-08-30
Virtual Antenna技術 Wi-Fi產品天線 射頻設計
-
直流電源中的濾波電路
整流電路是將交流電變成直流電的一種電路,但其輸出的直流電的脈動成分較大,而一般電子設備所需直流電源的脈動系數要求小于0.01.故整流輸出的電壓必須采取一定的措施.盡量降低輸出電壓中的脈動成分,同時要盡量保存輸出電壓中的直流成分,使輸出電壓接近于較理想的直流電,這樣的電路就是直流電源...
2021-08-30
直流電源 濾波電路
-
使用噪音濾波器的音頻線解決指南
若不采取對策,智能手機的揚聲器、耳機等音頻線等線路中會輻射出電磁噪音。該噪音會對內置天線造成干擾,從而使接收靈敏度降低,因此一般情況下會插入片式磁珠抑制噪音。然而,片式磁珠雖然可有效抑制噪音,但對于音頻線可能會造成聲音失真等問題。
2021-08-25
噪音濾波器 音頻線
-
如何解決高頻信號傳輸領域存在的阻抗失配現象
在高頻領域,信號或電磁波必須沿著具有均勻特征阻抗的傳輸路徑傳播。一旦阻抗失配或不連續(xù)現象,一部分信號被反射回發(fā)送端,剩余部分電磁波將繼續(xù)被傳輸到接收端。
2021-08-24
高頻信號傳輸 阻抗失配
-
能為汽車應用提供穩(wěn)定的參考時鐘或信號源的諧振器
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經常會碰到器件失效或系統故障,這時為了清楚界定失效事件的嚴重性,就需要定量的來描述具體的失效率,這就需要用專業(yè)的術語來溝通,而有的工程師喜歡談FIT,有的工程師喜歡談MTBF,其實這兩個概念所描述的主體是不一樣的,因此有必要在此簡析一下。
2021-08-22
諧振器 汽車應用 參考時鐘 信號源
-
利用SiC FET降低電磁干擾和開關損耗
器件緩沖似乎是處理開關過沖、振鈴和損耗的一種“野蠻”解決方案,而這對于諸如IGBT之類較老的技術來說確實如此。但是,寬禁帶器件,尤其是SiC FET,可以將該技術用為柵極電阻調諧的優(yōu)良替代方案,以提供較低的總損耗。
2021-08-20
SiC FET 電磁干擾 開關損耗
- IOTE 2025深圳物聯網展:七大科技領域融合,重塑AIoT產業(yè)生態(tài)
- 全局快門CMOS傳感器選型指南:從分辨率到HDR的終極考量
- DigiKey B站頻道火出圈:粉絲破10萬大關,好禮送不停
- ADAS減負神器:TDK推出全球首款PoC專用一體式電感器
- 國產5G模組里程碑,移遠通信AI模組SG530C-CN實現8TOPS算力+全鏈自主化
- 專為高頻苛刻環(huán)境設計!Vishay新款CHA系列0402車規(guī)薄膜電阻量產上市
- 散熱效率翻倍!Coherent金剛石-碳化硅復合材料讓芯片能耗砍半
- 超級電容技術全景解析:從物理原理到選型實踐,解鎖高功率儲能新紀元
- MHz級電流測量突破:分流電阻電感補償技術解密
- 告別電壓應力難題:有源鉗位助力PSFB效率突破
- DigiKey B站頻道火出圈:粉絲破10萬大關,好禮送不停
- 全局快門CMOS傳感器選型指南:從分辨率到HDR的終極考量
- 車規(guī)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
-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zhàn)
-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
-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chuàng)新應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